2015年4月24日 星期五

普巴金剛

  普巴金剛-金剛薩埵的忿怒相,是嘎瑪黑嚕嘎,具五方佛智慧體性,為五輪中事業輪(密輪)的主尊。

 嘎瑪黑嚕嘎,即是普巴金剛故,而普巴金剛心中,即具有金剛薩埵無有二別。

  由本事業普巴金剛續「沙接多傑卻巴」中第一位得此法的是金剛手菩薩,而後傳空行母雷吉汪模。

 雷吉汪模將此法放入一密封鐵箱中,巖藏於金剛菩提場,由大成就者羅本巧瓦哈迪

取出傳與三位弟子,皆得大成就…

(一)尼泊爾的席拉蒙主

(二)克什米爾的比瑪那密札

(三)蓮花生大士。

        當時蓮師在西藏傳給空行母移喜磋嘉,毘魯旺、藏王赤松德真、弟子那南多傑杜尊 ,即那枯嗎拉等五人,今日灌頂為空行母移喜磋嘉所傳下來的。

  蓮師在西藏弘化一百一十一年後,由西藏到夜叉的地方,途經孔湯拉兩山間低漥的路徑時,蓮師化成兩個身,一是普巴金剛為光明體,另為自己本身,他問弟子們:你們要向哪位頂禮?

  弟子們都說:以前日日得見上師,從未見過本尊普巴金剛,至今乃見故我等要向普巴金剛頂禮。當時除了移喜磋嘉以外,弟子們全向普巴金剛頂禮,移喜磋嘉說:我以前敬禮我的上師,現在還要對我的上師頂禮。

  其後蓮師念「班雜穆」,當時普巴金剛本尊溶入蓮師身中,這表示本尊是由上師而來的,所以只有移喜磋嘉得到普巴金剛的特別加持,其他人沒有得到加持。

今天所傳普巴金剛法的傳承就是由佛母移喜磋嘉來的,是一個受到特別加持的傳承。

  以前有一位大力鬼神,麻當姆魯札,具有三頭六臂四足與二翅膀,住於屍陀林,危害三界一切有情,「嘎瑪黑魯嘎」為降伏此大力鬼神乃化身為普巴金剛與大力鬼神同一形相,具無比大威神力,終將大力鬼神即一切魔催伏。

        普巴身黑藍色,具有三頭六臂四隻腳,每一頭有三眼,共九眼。右頭白色表文殊菩薩之忿怒相-大威德金剛,為諸佛身的代表;左頭紅色表阿彌陀佛的忿怒相-馬頭明王,為諸佛語的代表;中間黑藍色表大勢至菩薩的忿怒相-金剛手,為諸佛意的代表;

每頭嘴內各有四獠牙突出,二牙向上,二牙向下,背後生出翅膀,像非常銳利的劍,身的背後有代表智慧的火燄。

        右第一手執金質製五鈷杵,象徵喜樂;五鈷表轉五毒成五智,右第二手執天鐵九鈷金剛杵,鐵質象徵忿怒;九鈷表度盡三界九乘一切眾生,左第一手執智慧火焰,

左第二手執卡章嘎表攝盡三界空行母,元二手合掌執單面小普巴杵。普巴金剛擁抱淺藍色空行母名口洛給丁媽。右手持烏巴拉花,

(本尊佛母有二,一名口洛給丁媽是喜樂相。二名阿頌媽為忿怒相。

本法本尊所抱為第一位佛母,佛母右倚之卡章嘎即表第二位佛母阿頌媽)。雙手繞本尊背後,左手嘎巴拉,腰圍豹皮裙。本尊腳下為蓮花,花上月輪,其上日輪,右二腳踩二男魔之背,左二腳踩二女魔之胸。男一為代表死神;亦象徵七情六慾,女魔一為代表與生俱來的貪嗔痴,亦象徵比較特殊之不良嗜好與習氣,本尊具足降伏此四魔的能力。

          普巴金剛身著三種皮衣,第一象皮大披肩(表降伏痴,因象是最痴愚),第二人皮腰帶(表降伏貪,人為最貪的動物),第三虎皮裙(表降伏瞋,虎之嗔心最重)。

臉塗三種顏色,第一前額塗骨灰,第二臉頰塗鮮血,第三脖子塗人油,表三毒清淨。

          頭上豎立兩萬一千根煙灰色的怒髮,頂上突出半根五股金剛杵,頭戴五骨冠代表五方佛。頸上掛有三串人頭練環,第一串五十八顆乾人頭環頸,第二串五十八顆鮮血人頭及胸,

第三串未乾的人頭及臍;耳、頸、胸、手、臂、腰、足均配人骨飾做莊嚴。身上掛有五種蛇,代表五種龍族。頭束白色蛇,耳掛黃色蛇,頸環紅色蛇,腰纏綠色蛇,

手腳繞黑色蛇,代表本尊具足降服龍族的能力,能統治一切。
此即是大圓滿的境界。如:魚躍深淵,化現普巴身相,大悲遍滿,

如水中月、鏡中影,水上漚,空谷響……「如八幻喻淨化身」。此即大圓滿中之大圓滿,普字是空性的意思,巴字是智慧的意思,

普巴就是空性與智慧結合成不二的體性。

心咒   嗡  班雜  嘰唎嘰拉雅  薩爾哇  必嘎念  榜  吽  呸


(僅供學術資料參考)

 

嗡」指普巴自身。「班渣」普巴金剛佛母。

「嘰唎」普巴金剛示現之十男忿怒相。 「嘰拉」普巴金剛示現之十女忿怒相。
「雅」一頭單面普巴杵。「薩哇」壇城中所有一切。
「必嘎念」怨敵、鬼靈、神袛。「榜」綁起怨敵鬼神等。
「吽」普巴金剛種子字與怨敵鬼神等合而為一。
「呸」往生淨土。

.
---------------------------------------------------------------

 普巴金剛之法脈傳承

 (堪布南佐  口傳/丹增善慧法日 漢譯)

《普巴金剛續》在此世間的來源可攝為三種法規:


(一)聖者本覺心印傳承(聖者意趣傳承)
(二)持明表示傳承
(三)瑜珈士口耳傳承(補特伽羅口耳傳承)


[勝者本覺心印傳承]始於“法身普賢王如來”,當普賢王如來示現其[色身]時,即成為[遍攝五部傳承]之[六部遍主普賢王如來]。

所謂[示現]者,事實並沒有超出於佛自身在[色究竟天清靜法界]的示現,又其眷屬雖別顯現為五部佛父、佛母及諸菩薩眾,但是從絕對的角度來說,彼等卻與佛之心意共為同一之相續。

有時[六部遍主大師普賢王如來]為眷屬說法,並非籍文字、音聲來宣說,而是[說法者上師]與[眷屬]兩者皆無有分別,唯共安住於同一的悟境中,而此即為[說法]之意。

 

又此等所說之[法]的內容唯是[無上秘密真言],而絕不是顯教之經典或次級之密續。

[眷屬]則主要是文殊菩薩、觀音菩薩、金剛手菩薩及五部報身佛,雖然彼等是於同一境界現為與遍主大師普賢王如來有別之相,但是彼的的示現實僅是暫時為了成辦說法之事而已,
究竟而言,彼等唯是[佛意]所化現。



在所有的[無上秘密真言]中:十八部《大瑜珈密續》及六百四十萬頌的《大圓滿密續》
皆為大師遍主普賢王如來於色究竟天清靜法界所傳授。



十八部《大瑜珈密續》是與佛之身、語、意、功德、事業五重有關!

其中每一支又別分為身、語、意三部。

如以[身支]為例:便有[身之身]、[身之語]、[身之意]三環,同樣情況亦重複出現於其餘的語、意、功德、事業等四支中,如是便成為十八部《大瑜珈密續》的前十五續,而餘下的三續乃名為《總續》,彼等亦隨順身、語、意三部而劃分。



《普巴金剛密續》是屬於[事業支]內所分出的[意]續。

故此又名為《意事業續》,此續共又十萬品,其所說皆是普巴金剛之法。

又如有名的《秘密藏續》便屬於《意總續》。



現在我們將轉而介紹第二種傳承,此即[持明表示傳承]。

總括來說,無上密續之教法皆由文殊、觀音及金剛手菩薩所傳揚結集,並從無上清靜法界色究竟天傳承至【世】間。他們以兩類方法傳出:

一是對向人道有情,另一是對向非人眾生。

文殊師利菩薩是往天界向諸天,特別是向天人[渣等卓貢]說法;觀音菩薩是到龍族所居之地,首先對龍王[初布勒波](黑喉龍王)及與其一起之龍族傳法;金剛手菩薩則於夜叉的國土,把教法授與夜叉貢杜桑波(夜叉普賢)及其眷屬。

此等傳承非由語言詮釋,反唯籍象徵、印契表示而代之,如是令彼三類所有聞法會眾全悉共達證悟。

此即無上續部傳承弘揚於[非人]世間之簡介。



以下是說續部初次傳至此世間之人及非人的過程:

在釋迦牟尼佛涅槃後二十八年,五位來自五類眾生,背景極為特殊的勝者(五大持明),以神通力聚集於喜瑪拉雅山峰――若以其他方法是難以登上此山之頂峰。

此五位聖者是:(天持明)天王渣登卓貢、(龍持明)龍王楚波、(夜叉持明)夜叉加達冬、(羅刹持明)羅刹洛著達登及屬於人道之(人持明)吉美紮巴(有譯為無垢稱)。


由於此五者是有感於佛入滅後,正法即將淪亡,故此他們便悲切向十方諸佛誠懇祈求。

如是,一切諸佛即總集示現為金剛手菩薩之相,降臨於彼等面前,並親把所有在色究竟天清靜法界之經教傳予他們。

金剛手菩薩將色究竟天淨土的所有續部法門結集後,便以表徵指示之法傳此五位持明聖者。

羅刹洛著達登把此等經教,以吠琉璃寶石為墨寫于金紙上,並把他們埋藏於虛空中。

其所作之事業乃含有七種(殊勝)意趣:

 
(一)上書經文者為金紙,此表因殊勝。
 

(二)以吠琉璃作墨寫經,此表緣殊勝。

(三)盛放經卷的莢子乃為五寶所成,此表乘殊勝。

(四)經典所藏之處是遠離壞滅之虛空,此表處殊勝。

(五)保護此等經典是智慧空行母,此表守者殊勝。

(六)此等教授之法主是國王[渣],此即上師殊勝。

(七)國王渣的弟子是能夠傳持延續此法傳承之具緣行者,此即受法者殊勝。



     複次,此一傳承的加持力及密意,乃直接顯現於第三種傳承即[瑜珈士口耳傳承] (補特伽羅口耳傳承)之中,此傳承始于國王渣在任沙珂國國君的時代。

其時,國王渣在淨境中目睹十八部大瑜珈之續典及一尊量為一肘的金剛手菩薩像降下其王宮之頂上。

此等密續的表相看來頗似是由[羅刹洛著達登]所寫者。

與此同時,國王渣更獲得七個極吉祥的夢兆。

於是他便在金剛手菩薩像前祈願,此時他便自然通達《大瑜珈續》中之《親見金剛薩埵尊顏》一品的內義,又當他其後於定中召請金剛薩埵時,金剛薩埵即現身於面前,並以自身的身、語、意來加持國王渣的身、語、意三門,籍此授予他密續的傳承。



    國王渣把這些教法傳予咕咕那渣,咕咕那渣傳予因渣菩提王,因渣菩提傳予星哈那渣,星哈那渣複傳予歌曼達華公主。

此等上師各有十萬位成就其所學之法的弟子。

所有行者無有一人例外,全悉證得無死之果位;彼等皆不捨肉身,當下升入虛空,直趣持明淨土,成就無上正等正覺。



    此等教法亦同時被鄔金大堪布蓮花生大師、聖者啤瑪那密渣上師及師那曼殊大師所繼承,他們各人皆傳持大瑜珈所有之十八部密續。

據蔣貢公珠仁波且所言,蓮花生大師亦曾獲國王渣親自傳授此等教法。

所有此等大師均成辦與本尊之心慧一如無別,虛空法界與智慧融合之性,由此而證得持明之位。



    現再介紹三系傳承(國王傳承、佐摩傳承及那南傳承);

若我們依阿闍黎朗立所教,來單獨觀察《普巴金剛續》:


那在普巴金剛之中圍上便有約三十七種[自圓足]之續典,及十六種較為精要簡略的法要,並不需要依靠其他續典來做補充。

《大瑜珈續》雖有無量無數,但在十八部密續所開示的要義,已有大部分傳至我們的世間,
而為我們所見得的《普巴金剛橛》,其在《大瑜珈續》的廣大法規中,乃是屬於[事業中圍]。



蓮花生大師獲得隨許授記而成為此《普巴金剛續》及其一切諸續、口訣教授之教主。

當我們從勝義諦的觀點來看這位偉大的金剛上師蓮花生時,他本來便已成佛,與普巴金剛無異無別,從未分離,然而為了有情之義利,他仍通過修持普巴金剛,現前親見身外之普巴金剛,從其本尊處接受《普巴金剛續》的修法,並籍普巴金剛之覺悟心意引生虛空法界智慧,
最終無礙通達一切所知境等事業來教化他們。

無論如何,為了保持傳承的法統,故他亦從金剛上師渣巴哈迪處接受密續的灌頂傳承。



    蓮花生大師後應赤松德贊之邀入藏,當他【應邀】前往[中藏]途中時,逼不得已現為普巴金剛之身降伏藏土之頑劣鬼神,並以誓句來約束他們,逼使他們作為佛法日後在西藏弘揚的守護者。

他到達中藏後即加持藏王將欲興建西藏首座寺院之地點,如是桑耶寺終能建成。

蓮師傳給其二十五位心子的首種無上秘密真言教授,便是普巴金剛橛之修法,令他們能去除修持佛法的障礙。

他向某些行者傳予簡略的教授,而對另外一些樂廣大的行者,則傳予普巴金剛所有的一切修持方法。



    這就是由蓮師之普巴金剛根本教授傳承而開出三支傳承的理由。其為:

 

1: 西藏國王

2: 王妃移喜措嘉之佐摩傳傳承。

3: 蓮師二十五弟子之一那南多傑敦珠之那南傳承。


    此等傳承的名稱是來自于蓮師初時把各別的普巴金剛法傳予何人而立。

若我們把這三種傳承連同後來在西藏發現的伏藏來說:

那[國王傳承]便是由無畏洲於其《普巴金剛橛伏藏》中發現;

[佐摩傳承]是出於由移喜措嘉所埋藏之伏藏,後來由珍寶洲所發現;

最後由伏藏師列繞朗巴發現的《普巴金剛伏藏》則是屬於[那南傳承],

這些伏藏實由那南多傑敦珠所埋藏,後來其複轉世為列繞朗巴取出。



又堪布晉美彭措之《頸袋金剛橛》亦屬於那南多傑敦珠的傳承。

這就是此三種傳承的來源實據,彼等均屬於[伏藏傳承],皆是源於蓮師在西藏傳出的各種普巴金剛根本教法而來。

這些伏藏法先被埋藏,而日後則由諸伏藏師於適當時機依種種授記的指示發掘取出。

     據續部所說《普巴金剛續》於此世間的來源,在此告一段落。



依續部所說:


本初佛普賢王如來在色究竟天清靜法界,現為與諸佛無異的八大嘿嚕迦導師,以其離言心慧之[金剛句]向彼等與諸佛、菩薩無別之清靜圓滿眷屬,傳授《八大成就法》。

秘密主金剛法將所有這些證悟教授結集,以神通力寫成文字,置於寶箱,帶往達謝紮巴佛塔處,並由當時在場的大空行母列之旺摩(事業自在大母)及如海量之空行母埋於佛塔內而為伏藏(其位處於今日的印度境內),這些空行母亦被委任為此等伏藏的護法。



其後,吽迦囉、文殊師利密渣(妙吉祥友)、龍樹藏、蓮花生、達那桑之達、啤瑪那密渣、
南布咕哈及生迪加巴等八位偉大之金剛上師,適時共聚於可怖寒林屍場,並一切安住於三摩地中;以是因緣,即令佛塔內藏有《八大嘿嚕迦教授》之寶箱放出無量光明、彩虹及各種奇異徵相,顯現於彼等聚會之處。



諸空行母及大力鬼神,其任務是伏藏的守護者,常在佛塔巡行,如是即為諸上師的天眼所見。

因此諸大師即明瞭此等一切皆暗示現前佛塔內的教授,若非是一種能摧毀全世界的威猛真言,便是一種能成辦世間目標或究竟證悟等兩種最上喜樂之法。



籍彼等的智慧觀照,已明瞭為了攝受他們于正法勢力之下,是時候要以多瑪、那達、藥物等[三昧耶物]施予空行母及眾鬼神,並籍誓句把彼等約束起來。

於是空行母便到來問眾大師有何命令必須要她們完成。眾大師便說要空行母取出藏在佛塔內之寶箱交給他們。



空行母把寶箱取出後,便將其中一個由白銀所造,內藏《意業清靜嘿嚕迦續》之一切教授的寶箱交給金剛上師吽迦囉;

然後他們取出藏有《身業清靜嘿嚕迦續》之一切教授的鐵制寶箱交與文殊師利密渣;

把內有《語業清靜嘿嚕迦續》法門之銅箱交給龍樹藏;

內有《普巴金剛密續》教授的綠松石寶箱則交給蓮花生大師;

藏有《殊勝嘿嚕迦續》之教法的黃金寶箱給予啤瑪那密渣;

由犀角所做內藏《役使瑪摩密續》成就法訣要之寶箱給予達那桑之打;

內置《世間供贊密續》諸尊修法的瑪瑙寶箱則交給南布咕哈;

最後再把藏有《猛咒詛詈續》教授的天珠石寶箱給予生迪加巴。

另外一個由五金造成鑲有珠寶的寶箱,其內有與《八大成就法》隨順一致的八部修法;此法不像其他教法一般各別修持每一位本尊,而是把八大成就法同時合修之法門。

空行母八這個寶箱放在八位上師中央,卻沒有特別交給任何一人。
此寶箱中之教法便是《八大成就法總集》。



當八位大師獲得寶箱後,便各自把其開啟並取出教法,
可是他們之中卻沒有一人能開啟最後那個內藏《八大成就法總集》的寶箱,故他們便一切安住於三摩地七日,一念專注向諸空行母求助;如是七天過後,最後按寶箱的封印自動裂開,《八大成就法總集》的教授就是這樣一來才能被他們取出。



在其他的歷史記載中卻說,由於他們八人不能開啟這寶箱,便把其再藏於佛塔之內,後來蓮花生大師再回來把箱子掘出並把封印開啟。當蓮師取出《八大成就法總集》後,守護伏藏的空行母便請求蓮師修持此法並把其弘傳於世。又依另一說法所言:

普巴金剛橛之教授乃是由空行母取出傳予金剛上師渣巴哈迪之手,後方再傳給蓮師。

但不管怎樣,藏有《八大成就法總集》的五金寶箱乃是由空行母親自傳予金剛上師蓮花生大士。

《普巴金剛續》出現於我們此世間的解釋到此為止。在西藏,寧瑪派、薩迦派、噶舉派及格魯派等所有傳承皆修持普巴金剛,但是普巴金剛橛的種種密續及傳承卻唯源於舊譯寧瑪傳承。

(節錄:吉祥普巴金剛成就心要總釋)


.

沒有留言: